首页 > 教育 > 教育 – 国家 – 文化

教育 – 国家 – 文化

当我们回忆我们接受过的教育,希望以此启发我们教育下一代时,很难不回想起自己那一代似乎仍然伸手可及的童年,少年,以及不堪回首的被接受过的教育。而在现在许多中西方教育比较的文字里,多半是西方教育如何如何提高创造,实用性,而中国的教育如何如何僵化等等,很少看到能从表面的一些现象深入本质的思考。而当思路所及,每每会想到,教育其实不仅仅是一个对下一代人灌输知识的过程,教育更多的时候体现了社会和时代的的背景,以及施教者对社会的认识和态度。而对那些被教育的记忆的反思和质疑,又每每让人感慨记忆奇妙的“健忘”本能,就像今天很多人开始怀恋毛时代的社会风气,信仰,而选择性的忘记了单位,户口,裆案和政治学习这些不快了。
在那个我们都被称作是早晨八九点钟太阳的初高中,总有那么几位特别“负责任“ 的严厉的老师,对我们这些“不遵守课堂纪律”,“小聪明”,以及不能在每个星期三下午的枯躁乏味的年段政治学习的3个小时里,保持目不斜视的打坐状态的调皮捣蛋分子,采用特别的关怀手段。比如罚站,罚跑回家,或罚抄写课本几百遍,当然还免不了当众羞辱一番。 而且,我记得非常清楚的是在明媚阳光下老师那严厉的眼睛和这样一句让我怀疑了20多年的话:总有一天你会感谢我的。
20多年过去,那一天并没有来临。如果我能坐着时光机回到过去,和当年的我说这一番话的老师再见,我会很认真的告诉老师:我们真的只是小孩,调皮捣蛋不过是天性,有那么严厉的必要吗? 而且我现在觉得,他们在实施惩罚的过程中多半有些施虐的心理变态,而这样的变态又多半是他们自己被变态的社会和制度施虐的结果,不论他们是否“真的是为你好”。
******
由此,我又很疑惑我们经历的时代,社会,文化,一直到今天,是如何把这种施虐的传统,从国家施于个人,由上级施与下级,由老师施与学生,由家长施与儿女。我们是如何把牺牲个人的幸福和自由当作如此理所当然的事,为了老师和家长的“为你好“,为了国家的“集体利益”。
如果今天的80后90后为被决定搜索引擎的结果,以及每每敏感词,翻墙愤愤不平,我们的当代文学渐渐发展到了用谐音,歧义和黑色幽默来表达,而我们的申述途径变成了跳楼,自焚,砍小孩时,我建议大家好好学习一下历史,回顾一下讲一句错话就会掉脑袋的不久的以前,大家一定会为今天宽松的言论自由感激不尽。对于有这样一种逻辑的国家,对于这个国家的领导们都是从这样的历史和施虐教育下脱颖而出的精英来说,我们个人受到的委屈,打击其实早就应该习以为常,而不是咬牙切齿。
在我们的国家突然成为经济强国的今天,我们不论从高楼,GDP, 地铁或高铁,高速公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都是有过而无不及;另一方面,我们这几年几乎很少听到对中国的赞扬。除了越来越严厉的言论和思想的管制外,裆对社会的掌控能力也越来越强,也越来越走以强权压制而非引导民意。腐败,已经成为一种象交易税那样的东西,让统治阶级在内部分配不义之财,成为黏合整个系统的胶水;信用道德的败坏让社会交易成本极大增加。社会被轻易的分为两大阶级:那就是有房阶级和无房阶级。 而不论哪个阶级,对自己的国家并没有认同感,都觉得像是在享用最后的盛宴,等待繁华后的绝望。
****
我想,解救的答案不是多制定几条法律,加几个万灵的“制度”,就像民主的国家印尼,印度和菲律宾,就像解救我们教育答案不是那些照抄西方的一些教育的细节一样。当我们这些在海外的一代发现我们到了这个冒险家的乐园却最适合为冒险家们打工,并且本能的具有打工者的一切优点(勤奋,埋头,听话,具有优秀打工者的知识),而我们的下一代在周末都毫无例外的奔忙于好几家的乐器,体育培训中心,换言之我们在培养下一代打工者,而与之相比的西方人的小孩多半在为准备作老板准备各种课外活动的时候,我们是不是能反思和质疑:是不是有种深入我们骨髓的属于文化精神的“物质”,我们无法察觉?这种文化的特质,是不是也毫无例外的阻碍我们国家的发展,使我们的国家一次又一次的,从明到清,走向强权加腐败的怪圈?
所谓文化,我以为就是大家都默认的,不用再说的东西;而我们的文化就是我们这个民族特有的东西。比如结婚就一定要房子;比如我们认为别人怎么看我们比我们自己怎么看我们重要;比如我们从小就认为一定要成功,不成功就没有幸福。在这种成功文化的压力下,学习必须是刻苦的,工作必须是努力的;事业比家庭重要;为了将来的所谓成功我们可以牺牲童年少年的快乐和家庭的乐趣。而教育,成为成功最直接的手段。
回朔历史,从儒家而来,我们的文化中就从来没有过以个人的幸福和个人自由为出发点的论点; 我们的文化里也从来不认为孩子的童年幸福,孩子自己的思维选择是多么了不起的事。鲁迅先生的三味书屋,其实从来都未离我们远去过。多少的家长恨不得自己的孩子跳过对学生家长都痛苦重重的学习时代,直接就读成个博士,可以光耀门楣。而宁人惊讶的是,这些少年长大了也一样以此要求自己的下一代。
在西方经历文艺复兴,以及后来的新时期启蒙运动,强调个人价值,自由民主思想深入人心的时候,日本进行了明治维新,而在中国,是进行了一半就被抗战中止的思想启蒙。到了60年代,为防止中国再次进入强权腐败而发起的文化革命,虽然抛弃了旧思想,却没有能以另一种可以长存的思想体系来继承。近年来思想文化领域的真空,孕育了许多希奇古怪的信仰,教派,一直延续到最近。这里,可以展开一本书的篇幅,来讨论深入我们骨髓的文化的来源,及其反思。
*****
一个孩子的教育,不该看表面的分数,或大学,就像一个国家的强弱,不该看GDP和高楼一样。许多在表面下,很难一时衡量,难以琢磨的东西,比如一个人的乐观向上,热爱生活,身体健康,比如一个国家民众的素质,思想觉悟,才是从更长期来显示更重要特性。这长期,不是几年,而是几十年,几代人。
分类:教育
  1. lesley
    10月 21, 2010 11:39 下午

    无意间进入您的博客,却发现这样的文章,让我深深地赞叹,惊觉我们有着全然不同的人生道路却又在某种程度上契合着。祝您一切好。

  1. No trackbacks yet.

留下评论